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开展村级互助性养老服务”。望江县在凉泉乡河南村积极探索“集体建房、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农村互助式养老新模式,建成集慈善养老用房、老年协会、老年活动中心、老年食堂、村卫生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老年人幸福大院,让“空巢老人”在村里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2024年以来,石台县纪委监委开展敬老领域“类案”查处,聚焦敬老院违规列支特困供养资金、违规为管理人员发放“三节”物资等问题线索,统筹人员力量深入全县15家乡镇敬老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关键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协同推进的历程。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面向现代化,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增强实践价值、彰显自身作为。
5月15日,记者从银川市社保中心获悉,今年以来,银川市试点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村集体补助工作,为居民养老“钱袋子”注入新活力。截至目前,选定试点的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顾家桥村、同阳新村已顺利完成村集体补助人员申报和核定缴费工作,共惠及1028名参保群众。
在首都西南角的房山良乡大学城,一座融合现代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养老社区正成为行业标杆。作为北京首个由国企自主开发运营的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项目,恒煦·满园依托天恒集团的国企担当,以“全龄照护、医养融合”为核心理念,重新定义都市养老生活方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庞大的银发群体折射出老龄化的大趋势,也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课题:如何更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家住成都青羊新城的老人有新的福利了,近日,黄田坝片区又上新了一家养老服务机构——新安居黄田坝社区康养中心,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复合型、开放型养老服务。
随着老龄化形势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截至2024年年底,聊城市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38.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1.7%,老龄化总体呈现进程加快、数量增多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身体机能呈现逐步下降趋势,老年人对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持续加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京津冀联手印发深化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方案,推动三地企业延伸养老机构布局。
记者10日采访获悉,这款充满温度的智能设备,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智造”团队的最新发明。这个由8名“05后”大学生组成的团队,用半年时间走访了扬州30多个社区,调研了200多位老人,研发出这款专为老年人设计的“AI养老伴侣”。
老年餐厅丰富的食品种类和一日三餐的供应,得到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据了解,东城区已建成养老助餐点113个。此外,还有46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并对2312名护理员和居家照护者开展培训。近年来,东城区不断提升养老家庭照护床位服务品质,让“养老”变“享老”。
中午时分,走进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城街道五一社区助老食堂,取餐点整齐摆放着白菜炖豆腐、西红柿炒鸡蛋、蒸南瓜等10余种饭菜,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可口的饭菜,有说有笑,非常热闹。
面对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城乡资源配置不均等现实挑战,成都彭州市通过高位统筹与机制创新、优化“市-镇-村”三级协同养老服务体系、创新“事业+产业”双轮驱动模式等,构建多层次、精准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和服务供给,不断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既是民之所盼,也是民生大计。近年来,我市聚焦多元化养老需求,不断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盘活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加强养老产业、养老事业的投入和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全力打造普惠、兜底养老新格局,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贴心与温暖,在家门口就能幸福养老。
近日,省委金融办、省民政厅、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安徽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深化养老金融供给侧改革等多方面发力,加快建立完善养老金融体系,服务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