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养老旗下网站 - 找养老院上搜养老网

北京市试点医养结合 养老驿站与社区卫生站相融合

  • 搜养老网
  • 2021/04/12
  • 北京青年报
  • 次浏览
   【现实挑战】服务分属不同机构,“医养结合”如何落地?

   【应对策略】北京探索养老驿站与社区卫生站相融合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卫生中心的“一址多用”,在空间上破解了养老服务场地资源紧张的难题

   今年3月,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楼的医养结合养老驿站开始正式运营。作为北京市医养结合的试点,东风地区努力探索养老驿站与社区卫生站相融合的服务模式,不仅实现了卫生中心的“一址多用”,在空间上破解了养老服务场地资源紧张的难题,更将卫生站的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有机融合,以医带养、以养补医,开创医疗、养老、物业、保障四位一体的新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信息管理

   数据互联互通

   据统计,2020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为367.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6.3%,80岁以上户籍人口63.1万,户籍纯老年人家庭达58.03万。

   同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老年人慢病年均增长率达2.5%。一方面,失能老年人通常患有多种慢性病,其最迫切的需求除了基本生活照料外,还有康复、护理以及疾病诊疗等;另一方面,患慢性病老年人随着病程发展和年龄增长,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失能,除了基本诊疗服务外,还可能需要不同程度的康复、护理和生活照料等服务。

   东风地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老年群体,整合资源,打造出以医疗、养老为主,生活、保障服务为辅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实现了服务队伍一体化、服务模式系统化、服务方式多元化、服务管理信息化、服务手段智能化。

   据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居家养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尹杰介绍,养老驿站近期推出的健康监测预警服务项目,在信息管理方面实现了医疗与养老数据的互联互通。老年人只需佩戴一块智能腕表,就可以实现心率、血压、血氧、血糖等数据的实时监测。人工智能系统根据老人的体征数据,每日生成健康状态报告。发现异常时,系统将通过电话、短信、 APP推送等方式,发出预警提示消息。养老驿站和社区卫生中心都可以通过系统后台查看数据,对老人的健康实现智能化管理,提供精准服务。

   巡视探访

   行为监测系统显身手

   为解决高龄独居老人发生意外无人知晓的问题,北京市从2018年起在全市开展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与传统的电话问候、上门巡访相比,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行为监测系统优势凸显,它不但及时快捷,成本低效率高,还可以做到对老人无打扰。

   这种监测系统,需要在老人家中安装一个网关和几个红外传感器。传感器属于非视频设备,不会泄露隐私,即使在卧室、卫生间等私密空间也可安装,能够全面覆盖老人的日常活动区域。传感器将持续采集活动数据,如果老人长时间没有活动,或者在一个位置滞留过久,系统将发出预警,并将信息分别发送至监护人的手机和监控中心,养老驿站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展开救助。记者了解到,目前养老驿站已经开始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免费安装这种行为监测系统。

   保姆请假

   养老“喘息”服务来解忧

   记者在驿站采访时看到,一名社区居民前来寻求帮助。“我家保姆下个月要请假一周,那几天老人没人照顾,您这儿有什么办法吗?”“您别着急。”驿站站长张慧琪说,养老“喘息”服务正好可以应对这种情况。

   所谓“喘息”服务,就是提供一种服务,能让长期照料老人的家庭成员歇一歇,喘口气。张站长说,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层正在按照适老化标准进行改造,设置养老床位。如果届时改造完成,就可以把老人送来短期托养。如果家中只是白天无人照看,也可以选择日间照料服务,早晨把老人送来,晚上再接回去。除此之外,驿站还可以介绍护理员上门服务,按天计费。

   专业养老护理服务

   让卧床老人能“冲澡”

   驿站内提供专业养老护理服务的“一号护工”,其介护上门服务连续多年蝉联北京市民政养老助残服务第一名。这里的服务分类非常细,以“居家长期照料服务”为例,就包含“老人陪护”“慢病陪护”“认知症陪护”“康复照护”“渐进性肌无力照护”“居家术后照护”等细分等级,护理员可以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


   在上门介护服务中,理发、修脚是需求量最大的项目,有些老人还会选择助浴服务。普通助浴需要老人坐在卫生间里进行,那卧床老人怎么办呢?“有些长期卧床的老人觉得擦浴不舒服,就想泡一泡、浇一浇。”工作人员孙丽娟介绍,“一号护工”提供携带器械上门助浴的服务,在床上铺上充气式助浴床,就可以帮卧床老人淋浴洗澡啦。

   孙丽娟说,各项护理服务都有相应的操作标准。以洗脚为例,每个脚趾缝都要清洗到。同时,护理员不管从事哪项服务,都会特别注意和老人的沟通。居家养老的人往往缺乏社交,孤独感强,需要心理关注。“我们没有单独的陪聊服务,因为完全陌生的两个人一上来也不知道聊什么。但护理员会在上门保洁、修脚、按摩等服务过程中,尽量多和老人聊聊天。”“每次护理员离开时,老太太都会依依不舍地拉着她的手,说‘下次一定要再来啊!’”一位社区居民在寄给“一号护工”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养老驿站也有老年餐,老人为何更爱去社区食堂?

一家普通的养老驿站一天为几十位老人提供助餐服务,而一家社区食堂一天能为上百位老人解

通州145家养老驿站基本实现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

据悉,目前,通州区已建成区级养老指挥中心,在13个街道乡镇建成养老照料中心14家,在全区22个

安徽长丰:养老驿站托起“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2021年9月16日,安徽省长丰县左店镇陆桥社区养老驿站正式启用,面向社区老人开展各种养老

居家老人遇到紧急情况,这家社区养老驿站有应急!这件“小

在东城区龙潭街道,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推出“应急协助服务”,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家庭养老

养老驿站,助餐代购、助洁助医、情感照护…虽功能齐全,但

 从购买服务和财政补贴上,继续给予机构帮扶支持,巩固和加强养老服务驿站自身造血能力和

提升“造血功能”,让养老驿站“活”起来

如今,养老服务驿站已成为社区养老的重要支点。以北京市为例,迄今已建成养老机构56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