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落实〈加快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邢台市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为逐步构建溧阳经开区特色“苏适养老”服务体系,探索以“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为重要构成的农村居家养老“幸福圈”模式,近日溧阳经开区社会事业局邀请溧阳市民政局社福科相关负责人实地指导调研“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工作。
近日,兰考县闫楼乡依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召开“有事好商量 助力幸福养老”协商议事活动。兰考县政协委员、乡贤代表、各职能部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纷纷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养老”难这个老难题正迎刃而解。
近年来,不少地区频发养老院爆雷事件,而这背后往往存在非法集资犯罪。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援引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从2013年到2020年,全国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老年人居住房屋建造年代来看,近六成老年人住宅建成时间在2000年以前,房龄超过20年。根据《2023中国居家养老空间消费趋势洞察》,上下楼不方便、缺乏警报装置、扶手等必要安全设施是老年人自住房主要的不适老问题。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低收入群体中的养老问题愈加凸显,急需解决。如何解决低收入群体养老问题,既是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项政策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任务。
长宁区民政局开拓创新,以楼宇党群阵地营商环境服务专区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养老服务赋能“楼门口”服务体系新模式,建立养老“颐小时”品牌,将养老政策和服务资源送到“楼门口”,让白领更便捷地获取养老信息和资源,以便更好地照顾家中长者。
我国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35年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为我国社会各层面带来严峻挑战,养老规划提上了日程,目前居家养老成为主流,近六成老人居住房龄超20年以上,此份报告对居家养老空间行业的消费人群、养老空间商品趋势做了深入的洞察研究。
养老服务新需求催生了一系列新职业。养老服务行业正朝着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对从业者不仅能力要求更高,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养老行业。
5月25日上午在甘肃玉门市下西号镇石河子村,王学贤老人刚刚高兴地签了一份“免费”的保单。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需求十分迫切。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问题成为养老服务中的难中之难。
满足人们对养老服务的新期待,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长期照护服务、智慧健康养老等领域,强化标准的引领性作用,建立健全覆盖服务机构、产品、信用、数据、职业技能、权益保障等领域的新型家政服务标准体系,重点加强家政服务信用、数字化治理服务标准制定
近日,天津市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式暨养老人才共建基地揭牌仪式在天津理工大学举行。活动由天津市民政局与天津理工大学共同举办。
5月29日下午,浙江绿康医养集团“第十三届5•29护理员节”以绍兴绿康越州家园为主会场、各机构为分会场隆重举行。本届“5•29护理员节”以“传承绿康孝善基因、弘扬护养工匠品质”为主题,旨在全面提升新时代养老的护养服务品质,不断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绿植苍翠、空气清新、床铺整洁……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老人们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聊天、下棋放松心情,一派祥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