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养老旗下网站 - 找养老院上搜养老网

莫让养老诈骗偷走晚年幸福

  • 搜养老网
  • 2022/08/28
  • 中国西藏网
  • 次浏览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6件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揭露养老诈骗“套路”及其危害。治理涉老诈骗不仅是法治问题,更是所有人都关心的社会问题,关键是要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养老为老服务,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氛围,让老有所为老有所养,才能最大程度挤压“行骗空间”。

以“养老”为名实施诈骗为何屡屡得逞?这有老年人法律知识不够、贪图小利、精神空虚等主观原因,但也反映了老年人投资理财、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现实需求。据了解,目前涉老诈骗案的受害者大部分在65岁至8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不少老年人有一定积蓄,又比较注重养生,更容易成为被骗的对象。

典型案例揭露的养老诈骗“套路”包括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换个角度看,对老年人来说,凡此种种“套路”宣称的产品都是生活必需品。对于老年人来说,子女一般都忙于工作,缺少陪伴。诈骗分子往往采取情感攻势,容易得手。

如何避免上当受骗?一方面,老年人要根据自身实际,“有所为”,可更多参与融入社会。日前上线的中国老年人才网给想发挥余热、有所作为的老年人提供了更多机会。从国家层面看,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去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要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另一方面,要“有所不为”,老年人要谨慎投资,对于高额返利项目,要保持警惕。正如典型案例提示,投资“养老项目”时要“三看一抵制”:看“养老项目”是否有登记、备案,看“养老项目”是否真实合法,看“养老项目”收益是否符合市场规律;抵制高利诱惑,拒绝非法集资,捂紧“钱袋子”。

典型案例暴露出行业短板、监管漏洞和风险隐患。例如,一些“养老项目”监管还存在滞后,犯罪分子打着投资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等幌子,诱骗老年人投资,骗取钱财。相关部门要规范养老服务行业准入,加强行业监管,保障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养老钱是幸福晚年的保障。一方面,要坚持需求导向,真正关心老年人所需,保基本、促公平、提质量,协调发挥好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支柱”作用,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另一方面,要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多措并举帮助老年人守好“钱袋子”。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深圳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公开征求意见

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该局

新修正的《成都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有哪些变动?

10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2016年8月1日起施行的《成都市养老服务促进条

宣城市宣州区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为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宣城市宣州区持续推进养老服务领域为民办实事,不断提升宣州老年人的

为养老失能兜底,寿险保单转换护理责任试点起步

加强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障,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工作部署。未来

镇江供电全省首创“电力+养老”新模式关爱老人“聚能

10月26日,国网镇江供电公司启动“聚能先锋 连心建功”党建品牌建设工程,旨在激发党建先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2871万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日前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