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闵行区莘庄镇锦澳家园在小区试点“物业+养老”模式,将物业服务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让居家养老更有温度、更可持续。近日,记者走进锦澳家园,探访这一创新模式如何破解养老难题。
近年来,宁国市以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为突破口,推动“养老”向“享老”转变,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绘下温暖底色。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开展村级互助性养老服务”。望江县在凉泉乡河南村积极探索“集体建房、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农村互助式养老新模式,建成集慈善养老用房、老年协会、老年活动中心、老年食堂、村卫生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老年人幸福大院,让“空巢老人”在村里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5月10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举办。由丽山健康(山东)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丽山国际·槿椿颐养中心城市养老新模式在大会重要分论坛——区域公用品牌信用建设论坛上被评为“2025大健康品牌典型案例”。
4月29日上午,打浦桥街道汇龙社区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点里,二十余位老人正手拿画笔,在空白布袋上绘制出心中的环保图景——这是该站点启动“生态科普·潮汐计划”后的第一场主题活动,也是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与生态治理基因的一次深度共振。
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聚焦解决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增加设施供给、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法,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人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国家医保局消息,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近期在江苏南通进行,共有900多人报名参考,5月底之前将分批次陆续完成考试。
作为宁夏首批试点,永宁县自2024年起在闽宁镇、望远镇的5个村(社区)探索“集体经济反哺养老”新模式。通过建立“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费”三位一体筹资机制,各村(社区)将年度集体收益按比例划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专户,有效破解了农村养老筹资难题。
走进麒麟区寥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幅温馨画面映入眼帘,老人们在医护人员的悉心陪伴下,有序地进行康复训练、健康检查、穴位贴敷、针灸、热敷等治疗。
近期,云南省石林县一种新的旅居方式受到热捧,即把空置公寓改造成“共享养老屋”统一托管、标准化服务,专门接待旅居老年人。
近年来,安徽省宁国市以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为突破口,推动“养老”向“享老”转变,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绘下温暖底色。
近日,在龙城街道黄阁坑社区党委统筹下,黄阁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睿智华庭党支部携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教育大学,共同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与运动”课题研究项目。该项目将前期深受欢迎的认知运动体验课,升级为长期科学干预计划,助力长者从兴趣参与逐步走向科学健康实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逐步增加,如何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南通移动作为提供信息化、数智化服务的先行者,大力推进通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落地应用,与海安市兆慈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探索出了一套高效智能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山东省德州市积极探索高品质社区养老新模式,通过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驿站,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一楼医生出诊,二楼老人养老,每日医师查房。在重庆,部分社区医院正尝试将养老纳入日常服务,这一打破医疗、民政两类职能区隔的做法,或将拓展至全市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