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网络金融为市民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老年人对网络金融知识了解不深、风险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编织各种诈骗陷阱,实施网络金融诈骗。为此,金融监管部门特别提醒老年消费者,警惕数字时代的新骗局,护好自己的养老钱袋子。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当前,发展银发经济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老年群体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2月底发布。在提升养老机器人精细化功能方面,这项标准提出了哪些要求?背后有哪些“黑科技”支撑?助力更多银发群体高品质生活,标准如何推动养老机器人普及?记者采访了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和业内专家。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老年人对幸福晚年的深切期盼。4月6日,记者获悉,多年来,辽宁省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努力扩大老年人健康服务供给。
黄浦区作为上海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最为突出的城区之一,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传统养老院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居家养老逐渐成为众多老年人的首选。
3月25日,阜城碧水雅苑小区安舒居老年公寓内,工作人员正陪老人做游戏。该养老机构引入社会资源,利用社区公建配套设施,探索“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日间照料、医疗护理、文体娱乐等一体化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安享晚年。目前,我市已有9家社区的“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成运营,今年还将再建7家。
从近日召开的辽宁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获悉,2025年,辽宁省将重点做好推进老龄工作统筹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夯实社会保障和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壮大银发经济6方面工作,推动全省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
3月25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口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规范海口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工作,巩固好居家养老基础作用,海口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拟对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实施补贴,床位建设费每个补贴不超3000元。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银发经济”“健康中国”等养老、医疗、健康等相关话题热度不减。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超过3亿人,超大规模的老龄化对我国养老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社保服务始终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眼下,嘉兴正加强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高效便民的人社服务网络,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日前召开的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提出,2025年,我省将重点做好推进老龄工作统筹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夯实社会保障和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壮大银发经济等六方面重点工作,推动全省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
临近中午,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府西医养中心后厨蒸汽氤氲,饭菜香气萦绕。护理人员根据老人口味精心搭配饭菜,然后细心装入写有名字的保温饭盒,送往各个楼层。
在全国养老服务的“江湖”中,人才始终是制胜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浙江率先出招,浙江省民政厅联合10部门于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养老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为破解养老人才短缺难题、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亮出“浙江秘籍”。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近日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聚焦民生领域的几方面问题,谈了民政部门的重点工作。他在文章中披露,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0%。
近日,无锡共有21家机构获评2024年度4A、5A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不仅延伸了家庭养老的功能,而且实现了医疗、家政、文娱等多种资源的深度融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便捷、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