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可以穿鲜艳色吗?”面对银发形象管理课老师的提问,70岁的蒋月玫忍不住在台下低声抢答:“要看对比度,还要看搭配。”吃过晚饭,从淮海路的家里坐三站地铁,她习惯提前到达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总校市群艺馆304教室,因为课上会讨论学员穿搭,出门前特意翻开衣橱给自己搭了一身莫兰迪色系的“OOTD”(意为“今日穿搭”):脖颈处系着蓝白相间丝巾,身着梅绿色针织衫,裤子是同色系条纹裤,鬓间的银发也打理得一丝不苟。“生活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要对自己有要求,不管到了什么年龄,都要注重形象管理,内外兼修,努力让自己也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她说,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生活在上海何其有幸。
70岁的蒋月玫与58岁的冯阿姨同桌,她们正认真听课。(孙彦扬摄)此前,上海市民艺术夜校面向55岁以下中青年招生,而老年大学一般在白天开班。于是,不少超过55岁但还在工作的职工出现了“两不靠”的难题。回应这部分人群以及白天有其他安排的中老年人想在夜晚“充电”的需求,同时也为延迟退休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夜校今年春季班首次面向56至70岁人群开放报名,夜幕下的灯火通明里,因此多了不少认真、热情的银发族。记者在形象管理课现场看到,56岁以上中老年超过课程人数的三分之一,这里面有退休人士,也有返聘职工,来夜校上课,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白天上班,五点下班先去上海游泳馆游泳,再赶来夜校上课。”58岁的冯阿姨特意穿了一身紫色的“多巴胺”套装,返聘在设计院上班的她白天工作,夜晚则锻炼和学习两不误。
58岁朱阿姨上前展示穿搭,冯阿姨主动上前分享自己的丝巾配饰。(孙彦扬摄)课堂节奏适宜,互动练习也由浅入深,学员们听课很投入。授课老师周宇从前多为职业女性讲授形象管理知识,现在多了银发学员,专门将课程重心调整为“时尚如何推动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现在流行‘银发旅行热’,我会讲到如何搭配服饰为旅行添彩,如何用时尚表达自身感受,让我们的老年人切实将‘美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小一间教室,蕴含着这座城老年友好、全龄乐学的暖意。欢声笑语中,同学们感觉“越来越放松了,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但是和年轻人一起学习,好像什么岁数都很适合。”教室第一排69岁的丁阿姨退休前是教师,退休后做回“最勤奋的学生”——白天在老年大学修两门朗诵课,晚上再来进修形象管理。老师每翻过一张PPT,她都会用手机拍照记录,并在小本子上记下“重点”,在具体的色彩与搭配中“遨游”。最近她在学习朗诵,课程内容恰好为自己上台表演提供很好的助力。
形象管理夜校课堂上,银发学员听得很认真。(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很期待上课”、“带来柴米油盐之外不一样的东西”……这是银发学员们最经常说的话,因此热门课程也忍不住多“抢”几门。朱阿姨年轻时学过华尔兹,想在夜校重温舞蹈时光,但因为迟了两天才听说招生,没抢到熟悉的华尔兹但选到了古典舞课程,“那就试着学一学吧,让自己得到一些锻炼。之后秋季班再抢课,就有经验啦!”
形象管理夜校课堂上,70岁的蒋月玫正在拍下课程ppt内容。(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我健身8年,每周锻炼5次,上两节私教课。”近日,云南昆明63岁的真真阿姨因坚持健身保持优
时下,很多老年人选择离开原先的居住地,搬到周边的市县居住养老。老年人热衷跨城养老一方
中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今年年初
就在1月15日傍晚,一个和近三亿“银发族”密切相关的文件发布了,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出台以
老年人一个人在家时,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如何防止老年人遭遇电信诈骗?在老龄化趋势愈发明
做好老年体育工作,对于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具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