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养老旗下网站 - 找养老院上搜养老网

有人沉迷直播间购物,高薪“养老规划师”变相销售……老人缘何频频“掉坑”?

  • 搜养老网
  • 2025/04/09
  • 上观新闻
  • 11次浏览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一些商家打起“服务老人”的幌子,专门以老年人为目标,诱导其落入消费陷阱。

“困”在直播间的老人

在社交平台上,以“直播间”“购物”“老人”为关键词搜索,会发现有不少年轻人发文求助如何“戒断老人直播购物瘾”。

家中老人沉迷直播间购物,花费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购买的商品中,大部分是“三无”产品。大多数商品卖完就下架,连商品详情都看不到。

在老人们热衷的直播中,养生课直播颇受欢迎。在短视频平台检索“养生课直播”,即可进入相关直播间。其间,主播不断引导大家添加老师微信,“手把手”教老人绑定银行卡或移动支付,添加收货地址并下单。而所谓的免费养生课,其实只是诱饵,为的是后期捆绑销售高价药品或服务。

高薪“养老规划师”实为变相销售

打开一些招聘软件,输入“养老规划师”字样并进行搜索,会出现“养老顾问”“健康财富规划师”“养老社区接待员”“养老事业合伙人”等多样的岗位名称,薪资待遇十分诱人

调查发现,所谓“养老顾问”,实则是保险、地产行业的变相销售渠道。多家公司人事专员称,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向客户销售高端养老社区,吸引其购买入住。前期通过电话联络客户,邀其参加线下活动。例如,每周一、三、五到公司免费领取洗发水、砂锅等礼品,先介绍公司产品,争取达成现场促单。一些经济实力达不到买社区入住权的客户,可以让他们交3万至5万元买普通养老保险。一些销售人员介绍“经验”:“有些老人不愿意买保险,就带出去吃喝玩乐一趟,再说两句名额有限,很快他们就会买了”……

老人“入坑”背后几大原因

社会角色缺失,寻求价值感。退休后,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功能逐渐弱化。而商家通过“亲”“家人”等亲切称呼,让老人重新感受到被需要、被重视的感觉,从而填补了心理上的空虚。

社交圈缩小,孤独感加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社交圈子逐渐缩小,与外界的接触减少,孤独感随之而来。加上子女忙于工作,与老人的交流时间有限,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独无助。与商家的互动和关怀,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子女的陪伴,成为他们情感寄托的一种方式。

物资匮乏时代的补偿心理。许多老年人年轻时生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工资低、商品稀缺。退休后,他们有了积蓄,面对如今丰富的商品选择,容易产生“补偿心理”,希望通过购物来弥补年轻时的遗憾。尤其是看到“限时折扣”“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更容易冲动消费。

健康焦虑催生保健品购买。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普遍面临健康问题,慢性疾病和身体不适让他们对保健品产生强烈需求。一些商家利用这种心理,通过所谓专家或权威机构的背书夸大产品功效,从而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本文综合自央视网、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法治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为何北京老人钟情自助餐厅?实惠之外的社交圈

 大大小小的自助餐厅,饭点一到,店门一开,立马就进来了好多位老年人。这样的场景,在北京并

普陀区:智慧养老新模式,守护“悬空老人”安全

在普陀区甘泉路街道章家巷社区,一场智慧养老的探索正在悄然展开。这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

马鞍山雨山区:打造“幸福养老”新标杆 老人晚年生活更

4月8日中午,阳光洒在雨山区烟墩山社区的老年食堂里,是那样的舒适、甜馨。家住节庆广场附

如何让老人“宅”在家中就能养老?

当你老了,你愿意去养老院吗?尽管乐活、旅居、AI这些词语,在讨论中被越来越多地提及,让养老

养老床位“搬”进家,聊城智慧养老让失能老人“居家有靠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不少家庭普遍面临的养老难题。居家养老

淄博60岁+老人专属福利:7天试住体验66家养老机构

4月5日,记者从“淄博民政”公众号获悉,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更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持续

热点阅读

网站客服
网站热线
安养公众号
安养公众号
返回顶部